Login

  admin@jianzhiduoduo.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南宫NG28官方网站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全媒看昌平】明定陵文物“走出去”

  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全媒看昌平】明定陵文物“走出去”今年4月底,“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涵盖皇家金银器、玉器等137件展品,展现了明万历年间文化艺术与工艺水平的发展高度,在观众中重新掀起一股“大明风潮”。

  4月27日,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明定陵出土的金翼善冠。其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特别是帽子的前屋部分,以512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的花纹,如罗纱一样轻盈透明。后山的正前方是二龙戏珠图案。目前,金翼善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

  首次走出库房的青花云龙纹缸、金光闪闪的“国宝级文物”金翼善冠,明十三陵首次展出大量精美展品,也让人把目光再次落到这个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

  北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中,明十三陵最为神秘。这里埋葬着13位明朝皇帝,除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众多附属建筑。其中,明定陵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今年是明十三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从最初的发掘、之后的修缮保护,再到如今明文化旅游路线的打造、明文化论坛的精彩举办,明十三陵逐渐走出“自我”,走出十三陵镇,邀请四方宾客共享一场明文化盛宴。

  4月27日,国家典籍博物馆,在“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上展出的明定陵全貌图。

  明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成祖朱棣。出于迁都北京的需要及“风水”吉壤说,天寿山一带被选为陵寝所在地,并于永乐七年正式开工营建。

  朱棣及皇后徐氏被葬于长陵后,因北京一直是明朝都城或中央政权所在地,天寿山陵区地域开阔,具备建设陵区的环境,明朝灭亡前,又有十一代皇帝的陵寝建在长陵的兆域内。

  帝王陵墓,因其规模之宏大、陪葬物品之丰富、神秘性,为很多考古爱好者心驰神往。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尚不成熟,国务院于1997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这也成为目古行业的一道“铁律”。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曾介绍,带着学术目的主动进行发掘的帝王陵墓只有两处,一处是殷墟商王陵墓,另一处则是明定陵。

  明定陵是迄今唯一一座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古帝王陵墓。发掘之初,其实是为发掘长陵而进行的一项“试探性”发掘。

  长陵在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1955年,包括郭沫若、沈雁冰、吴晗在内的一批文化官员最早提出关于明长陵的发掘计划。他们在请示报告中指出,长陵的地下宫殿规模宏大是可想而知的,如能使其重见天日,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其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后经讨论,决定试掘规模较小、封土围墙有现成缺口的明神宗朱翊钧的明定陵。

  发掘从1956年5月持续到1958年7月,用工两万余人。起初,工作队首先在宝城墙内侧,正对发现有券门的位置挖了第一条探沟。随后,发现了“隧道门”“右道”“大中”等刻字。在发掘工作一周年之际,发现了“金刚墙”。在这上面,考古人员发现了神秘的梯形开口,至此,玄宫入口被找到。

  此后,玄宫的各道石门一一被打开,并展开出土器物的整理工作。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胡汉生认为,“此次发掘,不仅为人们研究明代玄宫制度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人们了解神宗帝后的棺内情况、殉葬品种类、工艺价值等提供了最宝贵的实物资料。”

  首先便是帝后的骨架。尸体虽已腐烂,但入殓时的姿势,推测可能与风水理论所倡言的“枕脉”有关。殉葬品超过3000件套,种类十分齐全,包含冠带、首饰等生活用品及谥册等丧仪法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金翼善冠及皇帝衮服、皇后凤冠。据记载,金翼善冠出自神宗头侧的一个圆盒内,虽属皇帝的常服冠戴,但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特别是帽子的前屋部分,以512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的花纹,如罗纱一样轻盈透明。后山的正前方是二龙戏珠图案,也是金冠制作过程中最难做的一部分。据专家鉴定,龙首、龙身、龙爪、背鳍等部位均是单独制成后,进行整体图案的焊接组装完成的,冠上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目前,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

  然而,因科技水平有限,出土后,一些十分珍贵的丝绸藏品变脆,且绚丽多彩的颜色消失。参与发掘的赵其昌曾无奈感慨:“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料到的。”由于历史原因,帝后棺椁不知所踪,尸骨被焚毁,也令郭沫若等人痛心不已。

  因技术能力不足造成的文物损坏,给考古界敲响了警钟,也让挖掘长陵的计划就此作罢。如今,明定陵也成了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出来的陵墓。

  发掘之后,如何管理好兆域广阔的皇陵,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历史上,陵园树木、陵寝遗址砖石被偷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长陵部分建筑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明十三陵先后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3年7月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特别是200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这是北京市出台的第一部专门针对明十三陵保护的管理办法。

  十年之后,依据明十三陵保护管理的新形势,《昌平区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完成修订并于2014年起正式施行。此后,随着《昌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昌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完善,文物保护的细网逐渐“织密”。

  据明十三陵管理人员介绍:“十三陵管理中心已经完成《明十三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待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后,将按照计划逐步实施。”

  除了制度,专门的机构也必不可少。时期曾设护陵、保管委员等岗位,但监守自盗、尸位素餐的现象不时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机构设置逐渐迈入正轨。1955年,北京市园林局十三陵管理处正式设立,“公园式”管理初见端倪。1972年,定陵博物馆与十三陵管理处合并。1981年6月,原十三陵管理处撤销,十三陵的管理工作由新设立的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负责。

  特区办事处定性为事业单位,但财务方面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实则具有企业的性质。在公益和经营属性相互重叠挤压的情况下,特区办事处在文物防盗、防破坏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显然,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策。

  2021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正式更名为十三陵管理中心,属区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承担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等保护区范围内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研究和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工作。这意味着,十三陵的保护管理朝着公益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国家整体文保事业的发展,明十三陵的保护驶入快车道。文物建筑越来越“美”、文化景区越来越“开放”。

  自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明十三陵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和“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近7.3亿元,用于推进文物本体的保护性修缮,消除文物本体安全隐患。

  昌平区委、区政府还设立了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每年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门用于明十三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使文物保持整洁、安全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2002年以来,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先后实施了德陵修缮、康陵修缮、庆陵修缮等16项保护修缮工程,明十三陵石牌坊抢险加固、昭陵方城明楼抢险加固等抢险加固工程,做好墙面补灰、瓦面修补、勾补裂缝等日常养护。修缮期间,聘请罗哲文等10余位古建专家作为顾问,确保修缮工程质量,保持了文物建筑原有的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要打造城市整体文化景观格局。其中,以明十三陵为代表的燕山文化景观区域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久的将来,“一陵之景”将变“一明之景”。

  近年来,明十三陵不断扩充景观格局,推动更多遗址遗迹展示开放,同时规划设计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用明文化旅游路线串起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等景区,以明文化提升景区间关联性,让游客在昌平、在十三陵镇获得更为丰富的明文化体验。最终目的是打造以明文化为主题、长城文化为补充的国际文化旅游名镇,再现明十三陵历史风貌,唤起民众的历史文化记忆。

  总神道是连接神路和各个陵墓的重要通道,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据了解,十三陵管理中心将持续做好打通明十三陵神道项目,为今后的历史演绎、明文化节、祭祀演绎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重现出警入跸图等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做好兆域边墙修缮项目也是未来十三陵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明十三陵兆域面积广阔,文物古迹数量多,但陵寝建筑和遗址遗迹展示不系统、不充分,十三陵管理中心计划借助土地流转的契机,修缮兆域边墙,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展示山水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

  此外,十三陵管理中心将制定明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开放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全部开放。届时,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作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让更多文物走出去、让“大明文化”走出去,成为十三陵保护管理工作者的美好愿景。

  金翼善冠、镶嵌121块宝石的十二龙九凤冠、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纹衮服……一部分珍贵文物在定陵博物馆得到展示,让观众一窥“大明风华”。从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博物馆已接待中外游客约1.5亿人次。

  2005年,明定陵地下文物库房建设工作启动。新建地下文物库房总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2015年投入使用。文物库现有馆藏文物511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57件套,数量多、品类全、级别高,文物价值极其珍贵。

  定陵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对馆藏文物进行清点盘查,以及数字化数据采集、加工和制作,通过三维数字化扫描等方式建立健全藏品档案,进行病害分析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馆藏文物修复等后续工作。“同时将建立明十三陵馆藏文物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形成可用于展览展示、科学研究与考古修复的馆藏文物数字化资源。”

  然而,由于文化承载空间的有限性,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珍贵文物几乎“从未现世”。这既是文物的“遗憾”,也是公众的“遗憾”。

  今年以来,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积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通过展览展陈让这些明文化的“亲历者”与社会大众见面。例如,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馆藏文物外借、展出活动,积极推动“让文物走出去”。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明定陵文物再聚首展览,在杭州举办“明潢贵器——万历专题文物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

  一幅幅呈现万历年间社会风情与皇家生活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掀起一股“大明风潮”。明定陵出土万历皇帝的金冠以及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4顶凤冠,时隔64年再度“合璧亮相,聚首一堂”。

  此外,明十三陵文博旅综合体项目也在打造中,将为文物提供集中展示、活化利用的空间。未来综合体将成为“大明文化城市会客厅”,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憩息空间,为城市市民提供情感释放空间,为外地访客提供大明文化展示空间。

  未来,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总结之前的经验,进行优化创新,继续办好2024年明文化论坛及系列活动,做强“明粉”资源、吸引流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为文旅产业提供生长的土壤。

  明十三陵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120套件,其中珍贵文物1057套件,绝大多数都是20世纪50年代明定陵考古发掘出土的。所有馆藏文物均由文物科可移动文物组的5名成员负责。

  每一件文物的出入库要先由总账员柏宁单独记录,做到“一物一表”。每一次出库均需经过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昌平区等各相关部门审批。每一张表都要由各相关部门签字生效后,3名库管员才能去明定陵地下文物库房配合其他部门一起提取。

  2005年,为改善明定陵出土文物保护条件,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明定陵三道院西侧启动新建明定陵地下文物库房建设工作。

  新建地下文物库房总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文物存放面积770平方米),2015年投入使用。

  11月16日,库管员王雪峥(右二)带着定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巡视地下展厅。库管员巡视范围包括整个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等景区。

  新建地下文物库房基本做到三固定,既固定库房、固定柜架、固定囊匣。地下两层,每层5个库房。地下一层主要是馆藏器物类文物,地下二层主要是馆藏丝织品类文物。库内空调设备可以根据文物质地进行温湿度控制。

  安全防护方面,地上地下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各库房内均设有烟感采集器,采用惰性气体进行防火,库房防盗门除了选用当时最先进的材质,同时须使用指纹及两把钥匙才能打开库门。进库实行管理,文物科负责第1道正门,安全科负责第2道门,最后第3道门,需文物科库管员指纹加至少两把钥匙(每个库管员分管一把)同时才能开门。

  明定陵文物自发掘出土六十多年以来,近一半馆藏文物未曾向社会公众陈列展出。从2023年开始,明定陵的重量级文物走进了国家典籍博物馆,去了上海、浙江,紧接着还要去深圳……“大部分都是以往未公开亮相的。”文物科可移动文物组负责人郑红艳说。

  目前可移动文物组虽然都是明十三陵的老员工,但大多是“文物界新兵”,很多人去年7月才从明十三陵其他非文物部门转来。

  50岁的郑红艳先后从事景区讲解员、神路管理处副主任、办公室接诉即办专班等工作;42岁的库管员苏静来了7年,最熟悉库里的文物;37岁的总账员柏宁来得最早,经历过把文物从老库房搬进新库房……从37岁到50岁,这5位老员工“新兵”不仅要面临全新的工作强度,还要重新学习专业知识,所有人都在强压中快速适应和成长。

  明十三陵的库管员,目前不仅负责馆藏可移动文物的保管,还要负责展陈文物的研究、宣传,文物借展、布展、项目合作,还有整个明十三陵地区的日常检查维护等。

  库管员要定期记录地下二层的温湿度数据。地下一层主要是馆藏器物类文物,地下二层主要是馆藏丝织品类文物。两层的温湿度控制不一样。

  曹新月去年12月调到文物科,本来领导计划让她负责整个文物科,不巧遇到肋骨骨折,休养后转为负责丝织品类的库管员。这个“挫折”反而可以让一直喜欢文物的她专心研究馆藏文物。她也坦言“要学的太多,太专业”,每次办展借文物,都要从各种出版物中学习了解相关文物知识,“虽然累,但还是很开心”。

  随着明十三陵文物大踏步“走出去”,这些“年过半百的新兵”也在一同走出去,“以前从不出差,现在经常要出差了”。

  穿过三道院,走下四道门,终于进到明定陵地下二层丝织品库房,库管员苏静轻轻打开铁柜抽屉,一件残破的丝织品呈现在杨冀元眼前。交流后熟练地拿出先进的便携式显微镜开始数据采集。

  “明代丝织文物中,属明定陵的这批丝织文物,是保存最全、形制最完整、面料规格最全面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复定制部主任杨冀元表示,“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复制一件衣服,更多的还是研究明代的丝织技艺,还原明代的皇家服饰场景,这是现代人的使命。”

  2008年,27岁的杨冀元第一次走进明定陵地下文物老库房。那年,她跟着云锦研究所的文物修复团队,全程参与了万历皇帝绛红织金寿字妆花缎衬褶袍的复制。

  任何一件丝织文物修复,采样是非常重要的,面料规格数据,比对颜色等。据杨冀元介绍,以复制明定陵丝织品文物为例,其过程主要分为十步:

  1,采集数据,如面料组织规格及经纬密,原材料规格及颜色,文物尺寸,纹样,缝制成衣的针脚、针距。

  “挑花结本”是用古老的结绳记事方法,以线为材料,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进行储存纹样程序的创作设计过程。

  曾参与1980年明定陵第一件织成袍料复制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已年近70,回忆起当时的景象还是很骄傲。同一件织物,都是固定的一对织手和拽花工合作,不能换织手。夏天没有风扇,更没空调,每天早上六点开工,穿着白色背心脖子上挂条毛巾,汗都不能滴到织物上,否则前功尽弃。一天下来,也就只能织三五厘米,“本来计划一年时间,但我们提前三个月完成,拿到三百元超产奖,你得知道那时一个月才几十元工资。”

  如今,他经常感慨“织手这个工作太苦太枯燥,对手脚眼的要求又极高,每年实习的留不了几个,现在我们这里最年轻的织手也快五十岁了……”

  在明定陵出土的大量随葬器物中,品种繁多的纺织品和服饰,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共六百四十四件,主要是丝织品,个别衣物为棉毛织品。这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可以为研究高度发展的明代丝织品的织造技术、加工工艺和明代帝后服饰制度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内容。

  随着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这两年启动“文物走出去”,复制一批丝织品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但这批文物太脆弱了,每拿出来一次都是慎之又慎,出土六十多年来才复制了93件。因此明十三陵的“重启之路”也一定要用最好的团队和最好的技术。

  2023年11月21日,上海闵行博物馆的“万历那年”特展展出两个多月,展览热度高居不下,开展第二周便荣登全国“文博热搜榜”第三名。观展人数目前已超19万人。

  在展厅中最亮眼的就是南京云锦研究所17年前复制的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和绿织金妆花通袖过肩龙柿蒂缎立领女夹衣,在旁边墙上还列出了服饰的各种知识点,许多观众驻足流连反复观摩……

  11月21日,上海闵行博物馆,游客正在参观南京云锦研究所十几年前为明定陵复制的万历帝后服饰。

  几个月前,百余件明万历年间的文物一同出现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里。在这场以万历文物为主题的特展上,“出手大方”的明十三陵,首次把体量大、规格高的精美展品拿了出来。让人惊喜的是,一些在明十三陵库房沉寂许久的“宝贝”,首次对外露面。

  为凸显主题特点,策展人王宴姝及团队将展览名称取为“多彩”,并加入“1573”(即万历元年)这一元素,点出万历时代的“起点”。如今,该展览的部分展品依旧在全国各地展出,向观众“诉说”着万历年间的社会风情。

  为何要办这个主题的展览?其中有哪些亮点?策展的初衷又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专访了“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策展人王宴姝。

  明代共经历了16帝17朝,第13位皇帝万历帝,其统治时间长达48年。万历时期社会思想活跃开放,艺术探索自由大胆,文化、科技等领域成就辉煌。但此前关于万历文物的展览比较少,不能系统反映当时多元繁荣的时代特征。谈及万历文物就离不开明定陵。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寝,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被授权挖掘的皇陵。1956年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此后,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在观众面前展示的次数非常少,至今还有一些从未从库房里拿出来的文物。

  所以我们想以万历文物为主题,做个系列展览,把符合展出条件与要求、能从库房里搬出来的文物都摆上展台,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我们整个团队从去年开始,就与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讨论策展事宜,双方在“让明定陵文物‘走出去’”上达成了共识。观众看到的137件展品中,有113件文物出自明定陵,其中48件是首次与大家见面。

  这是我们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的第一次合作。整体来讲,谈不上说服,因为从一开始,双方就想通过展示明十三陵出土的文物,来宣传和弘扬明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什么文物能从库房里拿出来,之后该怎么搬,进了展厅后又该怎么摆等。明十三陵管理中心首先向我们提供了一份文物清单。这份“大账单”中显示了展出文物的名称、尺寸、年代等基本信息,同时也显示了文物的保存条件与状态。确认好清单后,作为策展人,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展览主题遴选文物。

  不同文物所展示的条件不一样,所要求的温湿度环境、光照都不同,我们在借展时都会和借展单位提前确认注意事项。在展陈时,会根据每件文物不同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做好文物借展保护。比如展示书画作品,其室内光照度不得大于50勒克斯(照度单位)。

  展览共分为“以礼永续”“物里乾坤”“放眼世界”三个单元,以明代万历皇帝在位的四十八年为原点,涵盖了明代宫廷礼仪、日常起居生活、外交贸易等内容。其中一件文物重器是“青花云龙纹缸”,印有“大明嘉靖年制”字样。明定陵一共出土了三个青花瓷缸,分别放在玄宫中殿万历帝及二位皇后的神座前。这个直径七十多厘米的大缸,此前一直存放在明定陵的库房里,这是首次与公众见面。青花云龙纹缸出土于明帝陵地宫,是一件陪葬品,出土前还有未烧尽的灯油和灯丝,青花云龙纹缸在墓中充当“长明灯”。

  4月27日,国家典籍博物馆,在“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上,观众参观明定陵出土的青花云龙纹缸,这也是此缸出土后首次公开展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如果仔细观察,观众还能在大缸上看到油脂的痕迹。不过,这个大缸是万历的祖父嘉靖年间烧制的,因为万历年间已经烧不出这样的大件青花瓷器了。这是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一件青花瓷展品。

  此外,展览上还有一个最小的青花瓷器——“青花云龙纹盒”。它是孝端皇后生前使用的,出土时,胭脂盒内还有黑色的块状物,经成分鉴定后,发现遗存物就是胭脂,这件展品的盒口径仅有3.2厘米。

  强烈的对比,让我对这两件展品印象深刻,同样是青花瓷器且都有云龙纹。整个展览,一大一小两条龙分别附在了两件文物上,很有趣。

  孝靖皇后戴的“十二龙九凤冠”在这次展览中亮相,不过展出的是复制品。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把一顶真的凤冠“请”过来。明定陵出土了四顶皇后凤冠,分别是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其中两顶凤冠原件分别收藏在故宫和国博,另外两顶原件则留在了明十三陵。在文物借展上,我们前期和明十三陵的专家做过多次研讨论证,发现原件确实不太适合运输,出于文物安全考虑,便只展示了复制品。

  此次展览的明星文物是“金翼善冠”。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件帝王金冠,前期展览的是原件。金冠代表了明代金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目前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所以这也是此次展览中最珍贵的展品之一。

  4月27日,国家典籍博物馆,“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金翼善冠。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金冠由852根金丝纯手工编结而成,通体看不到任何接点和断丝,没有多余的珠翠吊坠,所以移动起来相对方便。而凤冠装饰吊坠较多,移动起来容易受损。

  策展是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从展览筹备起,策展人就要写好大纲。这其中要跟专家反复探讨,还要与借展单位讨论文物借展的可行性,任何环节都是需要推敲的。所以我从一开始确定要策划这个展览,内心就很忐忑。实际上,就这次展览,我前期在大纲里写了不少构想,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验证,只能舍弃。

  比如,这次展览中有一个明人书房陈设,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与兴盛,书房陈设器具日臻完备,这些既是文人精神世界的外化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想在展览中展示晚明时期文人书房的场景,借用恭王府里的家具文物,但由于时间紧促,加上展厅的客观环境因素局限,最终放弃了,用的是现代仿明式家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能确保其严谨性,那么所谓的“巧思”都要拿掉。因为不管是策展人还是整个团队,首先要对文物的安全负责,对展览的内容负责,要抱有敬畏之心。策展的过程很漫长,不过后期项目步入正轨,就没那么紧张了。

  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历史的真实性,也就是尊重历史。策展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与观众建立起信任。所以,如何表达与传播需要格外注意,不能为了效果或某种展览形式而去凭空捏造一些故事。在展示文物时,我们也在尽可能地丰富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在展墙上做了延伸的知识点,辅助观众更加了解展品的背景。同时,也会在展品名牌上简明写上核心内容。

  此次展览展出了大量精美的金簪玉坠。明代金银首饰在类型和样式上大量增加,名称和插戴方式也越加细化。以簪子为例,这次展出了二十多件簪子,但是这些簪子并非全部出自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棺内,也有万历的。所以,我们会在制作的展品名牌上标注清楚。一些观众在观展时就很惊讶,万历皇帝一个男子也有这么多簪子。

  每个观众的知识背景不一样,有些观众是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有些观众对这些了解甚少。我并不想把它策划成一个仅仅沉醉于逻辑自洽的展览,而是想让每个前来近距离感受文物的人,都能轻松地看懂展厅里的文物。

  万历朝展现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图景。万历朝后期加剧的党争纷纭、财力匮乏、军备废弛等现象,都表明大明帝国对内的统治、对外的军事防御在日益薄弱。然而,这样的背景也给晚明社会、经济及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我们也可以说晚明时期人们追求物质享受,整个社会雅俗界限变得模糊,社会风气从质朴向浮华转变,人们开始追求奢华享乐。生活中既有对金钱财富的世俗追求,也透露着追求个性与自我的时代气息,艺术审美取向逐渐多元化。这也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与商贸繁荣,因而晚明的社会生活异彩纷呈。

  这一时期,腐朽与神奇共生,机遇与挑战共存,使晚明的历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因此展览取名为“多彩大明”。希望观众能在欣赏明代审美意境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明代丰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

  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的万历展已于11月26日闭幕。12月初,展览会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再次与观众相见。南山站的文物都会进行调整,展览内容也会相应改变,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11月21日,观众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参观“万历那年——明十三陵万历文物特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7777

公司传真: +86-123-7777

电子邮箱: admin@jianzhiduoduo.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